您当前所在位置:大花果山旅游网 > 景区文化

《西游记》中淮海方言如何译成外语?

发布时间:2018-08-31

《西游记》之所以成为中国名著、世界经典,除了书的内容丰富,情节生动,语言优美,思想光辉外,还因为书中运用大量的方言俚语,一经问世,就成为人们争相阅读的精神食粮。后来一些中外学者,读了以后,从口传到笔译,由章回到全书,逐步将全书译成外国文字。人们不禁要问:淮海地区特有的方言如何译成外语?

说到淮海方言,只有长期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,才能理解一点,新中国诞生的人,即使是该地区出生,恐怕也难于理解。为什么?因为书中所表达的万事万物,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,人们的生活生平不断提高,有的事物早已不复存在,加上普通话的不断普及,人们的口头语言也逐步规范,原来的土话,有的难发音,有的音又找不到适合的汉字来表达,所用的汉字又不一定是它的原意,你怎么去理解?举几个例子:1.猪八戒喝了子母河的水以后,渐渐肚子大了,用手摸时,似有血团圆块,不住的“骨冗骨冗”乱动;2.有一句赌语,叫“断幺绝六”;3.观音变作一个“身穿破衲”的和尚;4.那怪扑的跪下,望空似“捣碓”的一般;5.唐僧说:“三停已走了二停”;方言中还有更多更难表达的事物,如:小麦面和成的小小团状物做成的饭叫什么?骟过的公水牛叫什么?未骟过的公黄牛叫?母猪又叫什么?最后生下来的小猪叫什么?把稖拐从杆上【?】下来,稠稀饭叫什么?蝉又叫什么?等等。我这里所列举的例子,有的是《西游记》书上的,有的来自《灌云县志》,有的来自《东海县志》。

淮海方言,对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热土上的人来说,连我们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用起来都感到有些难度,那么,这本巨著又是如何译成外国文字的呢?俗话说:“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。”事物总是一步一步向前发展,由低级向高级,由简单到复杂。据说,200多年前,日本小说家西田维开始翻译《西游记》,经过几代人努力,于1831年出版发行日文本《通俗西游记》;1895年由上海华北捷报社出版了英文选译本;1913年Timothy Richard译的英文本由Shanghai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在中国上海出版发行,此书在说英语的国家较流行;1942年Arthur Waley以《猴》为书名,由Allen 及Unwin在纽约出版;1977年Anthony C.Yu全译本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发行;1979年底,人民文学出版社准备出版发行第二版《西游记》,初稿刚完成,英国人Jenner(詹纳尔)着手全译,花了5年时间,大功告成,又花了数年时间,反复推敲,1993年由中国外文出版社出版发行,到2007年已第8次印刷;1924、1957年两次在法国巴黎用法文出版;1946、1962年两次译成德文在德国发行;1959年A Povatsev译成俄语由俄罗斯国家文学出版社在莫斯科发行;1961年译成越南语在河内出版发行;1966、1984年Li Zhouhong译成朝鲜文;2000年全书译成西班牙文。当然还不止这些。

就拿现在大家公认的、最据权威的英文版来说,其译者詹纳尔,英国人,1940年出生,18岁考取牛津大学,攻读中国古汉语,1962年毕业,1963-1965年在中国外文出版社任翻译,有心重译《西游记》全文,从1979年开始,用5年时间,基本完成,尔后,又花了近10年时间才定稿排版,1993年出第一版,到2007年已第8次印刷。他是如何将淮海方言译成英语的呢?詹纳尔译得怎样?笔者的中国文学及英语水平不具备评论资格,好在懂英语的人越来越多,两方面各举几个例子与大家研究研究,看我说的有无道理。

手机扫一扫

花果山风景区

渔湾风景区

景区邮箱 咨询热线

连云港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

备案号:苏ICP备18050093号-1

版权所有:连云港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

技术支持:江苏新元素数字科技有限公司